已經立秋了
這個聽起來感覺很清涼的節氣 今年卻遇上了高溫“超長待機” 8月1日到9日 南京市急救中心已接到 多例中暑急救報警 個別嚴重的還出現熱射病癥狀
急救專家提醒:出現面色潮紅、出汗增多,伴有頭暈、惡心等先兆中暑癥狀,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;意識不清需及時送醫。等待120過程中,可通過脫離熱源、解開衣物、冰敷等措施,幫助緩解癥狀,切勿大量服用冰飲。
南京進入持續“晝蒸夜煮”模式 作為身在火爐的打工人 絕不能認輸 這份消暑指南請務必收下! 高溫是如何形成的? 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達到35℃以上的天氣。我國氣象部門規定,如果高溫天持續3天以上,就稱之為“高溫熱浪”。 高溫的形成,往往離不開特定的天氣系統,其中最典型的是素有“高溫使者稱號”的副熱帶高壓。在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區域,氣流下沉,一方面空氣下沉會壓縮增溫,另一方面上升運動較弱,不易成云致雨,因此盛行晴熱少云的高溫天氣。 人類活動也會影響高溫天氣的形成,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加,導致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,極端高溫熱浪發生頻率增加。同時,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,城市熱島效應也更加明顯。 如何防暑降溫? 1 多通風,常待在空調房中易出現頭暈、鼻塞等癥狀,需定時開窗,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; 2 多飲水,及時補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電解質; 3 多休息,保持6-8小時的充足睡眠,有規律的生活和工作,增強免疫力; 4 少出行,午后氣溫較高時段減少戶外活動,若必須外出,要做好遮陽防護工作; 5 少耽誤,如果出現頭暈、惡心等中暑癥狀,少耽誤,應立即休息,并喝涼水降溫,病情嚴重者要立即到醫院治療。